截至4月10日,數家鋰電企業出現凈利下滑,個別企業慘遭虧損。受疫情影響,多家鋰電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報"飄綠"。
高工鋰電通過統計14家鋰電上市公司已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業績業報發現,截至4月10日,數家鋰電企業出現凈利下滑,個別企業慘遭虧損。

造成這一"慘狀"的原因大同小異。
一季度受疫情的影響,鋰電上下游企業復工延遲、各地區的封城、物流受阻,影響了原材料以及產品的正常運輸和各地工程的安裝,客戶方面也對接不上、推遲簽收,再加上去年底補貼退坡、春季等多重因素催化下,多家企業季度經營慘淡。
動力電池領域,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裝機量大幅下降,導致動力電池銷售收入下滑,凈利潤同比下降。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顯示,2020年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約4.85萬輛,同比下降52%,動力電池裝機量約2.32GWh,同比下降53%。2月新能源汽車生產約1.2萬輛,同比下降77%,動力電池裝機量約0.60GWh,同比下降73%。
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為7.33億元至8.38億元,1-2月依然穩居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榜首,同時疫情期間寧德時代也在調整戰略布局,豪擲300億擴充動力電池產能。
GGII認為,1-2月本身就是動力電池市場的低谷期,電池企業開工率不高,隨著復工有序啟動,市場將保持穩步增長的大趨勢。
鋰電材料方面,受到此次疫情波及,前驅體、正負、隔膜、電解液等訂單交付短期都受到一定影響。
如當升科技凈利預計同比下滑了45.39%至53.19%,鋰電正材料業務和智能裝備業務銷量及收入均出現下降;金冠股份虧損1100萬-1600萬,鋰電隔膜業務所處行業整體波動劇烈,相關業務銷售收入同比下降。
鋰電設備領域,由于產線產能恢復延緩,耽誤了生產,導致產品交貨推遲,營業收入有一定的下降。另外,企業還要承擔相當規模的固定費用,營收成本增加。
金銀河預計一季度凈利潤虧損1400萬至1800萬,同比變動-536.45%至-439.46%。
不過,GGII認為,中長期看疫情并不會對于設備需求產業大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少數鋰電企業在逆風中前行、業績"飄紅"。
億緯鋰能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為2.4億-2.6億元,同比增長20%-30%。公司各系列產品市場需求旺盛,產品毛利率上升。
華友鈷業預計2020年1-3月凈利潤1.7億至2億,同比變動1275.82%至1518.61%。鈷價相對企穩,促進了鈷產品毛利率上升,同時銅產品的毛利率及銷量也在上升。
盛弘股份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為1300萬元-1500萬元,同比增長467.21%-554.48%。儲能及電池檢測產品銷售在銷售收入占比增加。
出口方面,目前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已經基本平穩許多,但海外還在蔓延,這將對中國鋰電產品的出口產生影響,比如中國鋰電材料方面,出口就占全球鋰電材料的比例就超70%,預計二季度的出口業務整體下滑。
總體來看,自今年3月上旬開始,國家及各地方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利好政策,比如補貼延長2年、地方購車補貼、增加購車指標等,同時開展的"新基建"相關政策項目、加上企業自身的戰略調整也能進一步改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