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老化:戶外防爆盒長期受陽光中 280-400nm 紫外線照射,導致高分子材料分子鏈斷裂(如橡膠的雙鍵斷裂),表面出現粉化、龜裂(深度可達 1-3mm),拉伸強度下降 30% 以上;
溫度循環老化:晝夜或季節溫差(如 - 30℃~60℃)使材料反復熱脹冷縮,產生內應力,接口密封處出現微裂紋(寬度≥0.1mm),防水性能失效;
化學腐蝕老化:地下土壤中的硫酸鹽、氯離子(濃度≥500mg/L),化工區的硫化氫、氨氣等氣體,會與金屬材料發生電化學腐蝕(銹蝕速率≥0.2mm / 年),與高分子材料發生溶脹(體積增加 10%-20%);
微生物老化:潮濕環境中(相對濕度≥85%),霉菌(如黑曲霉)會分解高分子材料中的有機成分,導致材料表面黏附生物膜,機械強度下降 40%。
防爆性能降級:材料硬化后抗沖擊強度下降(從 20kJ/m2 降至 5kJ/m2 以下),無法承受內部爆炸壓力(≥0.3MPa),導致碎片飛濺;
密封性能失效:橡膠密封圈老化后彈性喪失(壓縮永久變形率≥30%),雨水、潮氣侵入,引發電纜接頭絕緣受潮(絕緣電阻從 1000MΩ 降至 50MΩ);
結構強度不足:金屬殼體銹蝕后厚度減薄(從 8mm 降至 5mm 以下),在土壤壓力或外力沖擊下變形,擠壓電纜接頭導致接觸不良(溫升超 60K)。
三元乙丙橡膠(EPDM):
抗老化特性:分子鏈中不含雙鍵,耐臭氧、紫外線老化性能優異(臭氧老化試驗 500pphm×168 小時無裂紋),使用溫度 - 40℃~120℃;
增強技術:添加炭黑(粒徑 20-30nm)提升耐磨性(磨耗量≤0.1cm3/1.61km),加入受阻胺光穩定劑(HALS),紫外線吸收率提升至 90%;
適用場景:戶外干燥、多紫外線環境(如變電站、電線桿上),壽命可達 15 年。
氟橡膠(FKM):
抗老化特性:含氟原子(氟含量≥66%),耐化學腐蝕(耐硫酸、氫氧化鈉濃度≤50%),耐高溫(長期使用溫度 - 20℃~200℃);
增強技術:采用過氧化物硫化體系,交聯密度提升 30%,壓縮永久變形率≤15%(200℃×70h);
適用場景:化工區、地下管廊(土壤 pH 值 3-11),壽命可達 20 年。
氯丁橡膠(CR):
抗老化特性:含氯原子,耐油、耐候性平衡,初始拉伸強度≥18MPa,老化后(100℃×70h)保持率≥80%;
增強技術:添加氧化鎂(MgO)抑制脫氯化氫反應,提升耐熱性;
適用場景:普通戶外、非強腐蝕環境,性價比高,壽命 8-10 年。
玻璃纖維增強聚酰胺(PA66+30% GF):
抗老化特性:拉伸強度≥80MPa,彎曲強度≥120MPa,缺口沖擊強度≥15kJ/m2,耐候等級通過 UL 746C f1(戶外暴露 2000 小時性能保持率≥70%);
抗老化技術:添加炭黑(含量 2%-3%)屏蔽紫外線,加入銅鹽抑制劑防止濕熱老化;
適用場景:輕型防爆盒(重量≤5kg),戶外干燥環境,壽命 10-15 年。
聚四氟乙烯(PTFE):
抗老化特性:耐高低溫(-200℃~260℃),耐化學腐蝕(幾乎耐酸堿),介電常數穩定(2.1±0.1);
局限性:力學性能較低(拉伸強度 20-30MPa),成本高(是 PA66 的 5-8 倍);
適用場景:強腐蝕環境(如氯堿廠),作為內襯或密封層,壽命 25 年以上。
改性聚碳酸酯(PC):
抗老化特性:透光率≥85%(便于觀察內部),沖擊強度≥60kJ/m2,添加 UV 穩定劑后戶外壽命達 8 年;
增強技術:與 ABS 共混(PC/ABS=7/3),提升耐應力開裂性;
適用場景:需要觀察內部狀態的防爆盒(如電纜中間接頭),避免陽光直射環境。
不銹鋼(316L):
抗老化特性:含鉬(Mo 2%-3%),耐鹽霧性能優異(5000 小時鹽霧測試銹蝕面積≤5%),抗拉強度≥480MPa;
表面處理:鈍化處理(鉻酸鹽轉化膜厚度≥0.5μm),提升耐腐蝕性;
適用場景:沿海、潮濕環境(鹽霧濃度≥50mg/m3),壽命 30 年以上。
耐候鋼(考頓鋼):
抗老化特性:含銅(Cu 0.2%-0.5%),形成致密氧化層(“patina” 銹層),阻止進一步腐蝕,腐蝕速率≤0.01mm / 年;
局限性:初期表面銹層會污染環境,需涂覆封閉漆;
適用場景:戶外重型防爆盒(重量≥50kg),如電纜終端防爆盒,壽命 25 年。
“金屬殼體 + 橡膠內襯”:316L 不銹鋼殼體(抗機械沖擊)+ 氟橡膠內襯(密封 + 耐化學腐蝕),適用于化工區防爆盒,解決金屬腐蝕與橡膠強度不足的矛盾;
“塑料殼體 + 金屬嵌件”:PA66+30% GF 殼體(輕量化)+ 不銹鋼嵌件(螺栓連接部位,抗拉伸),避免塑料螺紋老化滑絲;
“涂層 - 基底” 復合:金屬殼體表面噴涂聚氟乙烯(PVDF)涂層(厚度 50-100μm),既保留金屬強度,又提升耐候性(紫外線老化 5000 小時無剝落)。
抗氧劑協同:在橡膠中復配主抗氧劑(受阻酚類)與輔助抗氧劑(亞磷酸酯類),捕捉自由基效率提升 50%,延緩熱氧老化;
交聯密度調控:通過調整硫化劑用量(如橡膠中硫磺含量 1.5%-2.5%),使交聯密度處于范圍(10-20mol/m3),平衡彈性與抗老化性;
納米增強:在塑料中添加納米蒙脫土(含量 2%-5%),片層結構阻隔氧氣、水分滲透,使老化速率降低 40%。
排水斜度:殼體頂部設計≥5° 的斜度,避免積水(水膜會加速紫外線老化與微生物滋生);
通風結構:在非密封區域開設微通風孔(直徑≤1mm),降低內部濕度(控制在 60% 以下),減少霉菌生長;
圓角過渡:殼體拐角采用 R≥5mm 的圓角,避免應力集中導致的龜裂(直角處老化速率是圓角處的 3 倍)。
耐候性測試標準:
GB/T 16422.2《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模擬紫外線老化);
GB/T 3512《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 熱空氣加速老化和耐熱試驗》;
ISO 9227《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NSS 中性鹽霧)。
防爆性能關聯標準:
GB 3836.1《爆炸性環境 第 1 部分:設備 通用要求》;
IEC 60079-1《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 第 1 部分:隔爆外殼型 “d”》。
環境評估:檢測安裝點的紫外線強度(W/m2)、溫度范圍(℃)、濕度(% RH)、腐蝕性介質(種類與濃度);
性能匹配:根據環境參數選擇材料(如鹽霧濃度 50mg/m3 選 316L 不銹鋼 + FKM 橡膠);
壽命核算:按材料老化速率(如橡膠年拉伸強度損失≤2%),設計壽命≥15 年(與電纜壽命匹配);
成本平衡:在滿足性能的前提下,優先選擇性價比高的組合(如普通戶外選 CR 橡膠 + 考頓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