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65 等級:防止粉塵侵入,能承受低壓噴水(從任意方向噴水無損害),適用于大部分戶外光伏場景;
IP66 等級:可抵御強烈噴水(如海浪飛濺),適用于沿海、高濕度地區;
IP67 等級:短時浸水(1 米水深 30 分鐘無進水),適用于多雨、易積水的環境。
溫度循環:在 - 40℃~+70℃的寬溫范圍內循環測試 500 次后,密封性能無衰減;
濕度耐受:在相對濕度 95%(40℃)的環境中持續運行 1000 小時,內部無凝露、元器件無銹蝕;
鹽霧測試:經 5% 氯化鈉溶液噴霧測試 1000 小時后,金屬部件腐蝕面積≤5%,密封膠條無開裂。
箱體材質:選用 304 不銹鋼(厚度≥2mm)或增強型玻璃纖維(FRP),表面經噴砂 + 氟碳噴涂處理,既具備抗沖擊性(能承受 5J 能量的沖擊無變形),又能抵御紫外線老化(氙燈老化測試 1000 小時無褪色開裂);
傾斜式頂蓋:頂蓋坡度≥15°,邊緣延伸出箱體 30mm 以上,形成 “防雨檐”,避免雨水沿箱體側面滲入;同時頂蓋與箱體的連接采用 “內扣式” 結構,接縫處嵌入截面為 D 型的三元乙丙(EPDM)膠條,壓縮量控制在 30%~50%,緊密貼合;
底部排水設計:箱體底部四角設置直徑 10mm 的排水孔(帶防塵濾網),即使少量進水也能快速排出,防止積水滲入內部元器件。
采用防水格蘭頭(電纜密封接頭):由耐油橡膠密封圈與金屬鎖緊螺母組成,安裝時根據電纜直徑選擇適配規格,通過擰緊螺母使密封圈徑向膨脹,與電纜外皮、箱體開孔形成三重密封,可耐受 1MPa 水壓(相當于 10 米水深壓力);
多電纜集成方案:對于集中式匯流箱(接入 16 路及以上光伏組串),采用整體式電纜穿墻板,內置硅膠模塊(可按需開孔),單孔密封直徑范圍 5mm~30mm,安裝后經 0.5MPa 氣壓測試無泄漏;
冗余密封:在格蘭頭內側加裝丁腈橡膠墊片,與箱體內部的防水擋板形成 “迷宮式” 結構,即使外層密封失效,仍能通過二次阻隔阻止水分深入。
主板與端子排:采用 conformal coating( conformal coating ),即丙烯酸樹脂三防漆,厚度≥50μm,可隔絕潮氣與粉塵,耐受 85℃/85% RH 的濕熱環境;
接線端子:選用帶硅膠密封圈的防水型端子(如魏德米勒 W 系列),擰緊力矩符合規范(M6 螺栓推薦 10N?m),導線與端子之間無間隙;
凝露抑制:內置溫濕度傳感器與加熱片,當檢測到內部濕度≥85% 時,自動啟動加熱(功率 50W),將濕度控制在 70% 以下,避免凝露形成。
主體密封膠條:采用三元乙丙(EPDM)橡膠,具有優異的耐臭氧性(臭氧濃度 50pphm 下老化測試 1000 小時無裂紋)、耐溫性(-40℃~+150℃不硬化),壓縮永久變形率≤20%(100℃×70 小時測試),遠優于普通橡膠;
縫隙填充密封膠:選用硅酮結構膠(如道康寧 7091),固化后形成彈性體,斷裂伸長率≥500%,與不銹鋼、FRP 等材質的粘結強度≥1.5MPa,可耐受紫外線照射與溫度變化導致的熱脹冷縮;
螺紋密封:金屬連接件(如螺栓、格蘭頭)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生料帶,耐化學腐蝕且不老化,配合厭氧膠使用,防止雨水沿螺紋縫隙滲入。
箱體框架:304 不銹鋼經鈍化處理,鉻鎳含量分別≥18% 與 8%,在沿海高鹽霧環境中,腐蝕速率≤0.01mm / 年;
觀察窗:采用聚碳酸酯(PC)板(厚度≥3mm),透光率≥85%,表面覆抗紫外線涂層,經 3000 小時氙燈測試后透光率保持率≥90%,同時具備防沖擊性(可抵御直徑 25mm 鋼球以 30m/s 速度沖擊);
內部支架:采用熱浸鍍鋅鋼板(鋅層厚度≥85μm),焊接處涂覆鋅鉻黃底漆 + 聚氨酯面漆,雙重防護杜絕銹蝕。
密封圈壓緊件:選用 316 不銹鋼螺栓(沿海項目)或達克羅涂層碳鋼螺栓(內陸項目),長期緊固不生銹;
防水透氣閥:在箱體頂部安裝單向透氣閥(通氣量≥500mL/min),平衡內外氣壓(避免溫差導致的負壓吸入潮氣),同時阻止水分進入,其膜材料采用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透氣量衰減率≤10%/ 年。
箱體焊接:采用激光焊接(針對不銹鋼)或熱熔焊接(針對 FRP),焊縫寬度控制在 2mm~3mm,表面平整度≤0.5mm/m,避免因凹凸不平導致膠條受力不均;焊接后經氦質譜檢漏(泄漏率≤1×10?? Pa?m3/s),無針孔缺陷;
膠條安裝:EPDM 膠條采用 “模壓成型 + 連續硫化” 工藝,接頭處通過熱融對接(而非搭接),整圈無斷點;安裝時在膠條與箱體接觸面涂抹硅酮密封膠(厚度 0.1mm~0.2mm),增強粘結強度;
蓋板緊固:采用均布式螺栓固定(間距≤150mm),擰緊時遵循 “對角均勻受力” 原則,力矩控制在 25N?m~30N?m(M8 螺栓),膠條壓縮量一致(偏差≤0.2mm)。
格蘭頭選型:根據電纜外徑(如 10mm~16mm)選擇對應規格,密封圈與電纜緊密貼合,安裝后用扭矩扳手校驗(推薦力矩 15N?m~20N?m),防止過松或過緊導致密封失效;
穿線孔處理:箱體開孔采用數控激光切割,孔徑公差控制在 ±0.1mm,邊緣倒圓角(R≥0.5mm),避免劃傷密封圈;安裝前清理孔內毛刺,涂抹防銹底漆;
二次密封:在電纜與格蘭頭的結合處纏繞防水膠帶(如 3M Scotch 88 膠帶),再套上熱縮管(加熱后收縮率≥50%),形成雙重防護。
噴淋測試:按 IP65 標準,用直徑 12.5mm 的噴嘴在 3 米距離處,以 10L/min 流量向箱體各方向噴水 3 分鐘,內部無進水痕跡;
浸水測試(IP67 等級):將匯流箱浸入 1 米深的清水中 30 分鐘,取出后檢查內部元器件無受潮;
氣壓測試:向箱體內充入 10kPa 壓縮空氣,將箱體浸入水中觀察,持續 1 分鐘無氣泡溢出,密封無泄漏。
環境特點:年均降雨天數 130 天,鹽霧濃度≥0.05mg/m3,相對濕度常達 90%;
匯流箱配置:IP66 防護等級,316 不銹鋼外殼,EPDM 膠條(添加抗鹽霧添加劑),防水透氣閥增強氣壓平衡;
運行表現:投運 3 年后,箱體無銹蝕,內部端子排無氧化,絕緣電阻保持在 500MΩ 以上(初始值 600MΩ),較普通匯流箱(同期絕緣電阻降至 200MΩ)表現更優。
環境挑戰:海拔 2500 米(紫外線強度是平原的 1.5 倍),夏季多雷陣雨(小時降雨量可達 50mm);
防護措施:采用 FRP 外殼(抗紫外線涂層),頂蓋坡度增至 20°,底部排水孔直徑擴大至 15mm;
運行數據:暴雨后開箱檢查,內部無積水、無凝露,匯流箱故障率僅 0.3%/ 年,遠低于行業平均的 1.5%。
環境特征:冬季 - 30℃~-10℃,夏季 25℃~35℃,晝夜溫差大(≥20℃),易形成凝露;
技術方案:內置溫濕度傳感器與加熱模塊(功率 30W),當濕度≥80% 時自動啟動加熱,同時箱體采用雙層結構(中間填充保溫棉);
效果驗證:冬季運行時,內部濕度穩定在 60%~70%,無元器件結霜現象,發電量較未采取措施的匯流箱提升 2%/ 年。
外觀檢查:每周查看箱體有無變形、漆面脫落,頂蓋排水是否順暢(無樹葉、灰塵堆積),排水孔是否堵塞;
密封件檢查:每月檢查蓋板膠條有無開裂、收縮(若壓縮量不足 30% 需及時更換),格蘭頭是否松動(用扳手輕擰無位移);
內部檢查:每季度開箱(晴好天氣進行),觀察內部有無水珠、銹蝕痕跡,端子排是否氧化(可涂抹凡士林保護),透氣閥是否通暢(用嘴吹氣無明顯阻力)。
膠條:使用 5 年以上或出現裂紋、硬化( Shore A 硬度變化超過 10)時,整體更換(避免拼接),新膠條需與箱體材質兼容(如不銹鋼箱體配 EPDM 膠條);
格蘭頭:電纜更換后需重新校驗密封,發現密封圈老化(彈性下降)時立即更換,規格與電纜直徑匹配(間隙≤0.5mm);
箱體:若出現不可修復的變形(影響密封)或嚴重銹蝕(壁厚減少 10% 以上),需整體更換,新箱體防護等級不低于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