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A Technologies嘗試著以足夠快的速度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產能需求,并已接受了來自三家大客戶的價值“數千萬歐元”的訂單。
無論是否歸因于中國太陽能淘金熱的影響,對于愿意以遠東買家所要求的微薄利潤進行交易的光伏設備供應商而言,全球太陽能中心地帶的太陽能制造商的積極擴張計劃仍是個好消息。
當瑞士設備制造商Meyer Burger最近被迫出售其公司總部和部分事業部門以維持生存,并等待來自歐洲制造商的營收的同時,德國競爭對手RENA Technologies已宣布在最近三個月內,共獲得來自遠東地區的10吉瓦太陽能生產線的大訂單。
盡管這家總部位于黑森林的太陽能生產設備供應商在昨日發布的新聞稿中幾乎沒有提供任何細節,但公司代表向《光伏》雜志證實,向該公司下達PERC電池制造訂單的客戶都位于中國。
公司總部位于古騰巴赫的RENA透露,最近訂單為這家供應商帶來“數千萬歐元”的價值,這暗示著某種程度的利潤率促使Meyer Burger將重點重新轉向了其國內市場,并把希望寄托于歐洲高效、更可持續的太陽能產品的復興。
中國以外的太陽能熱潮
所謂幾家歡樂幾家愁,在昨天可認為是行業利好消息的新聞稿中,首席執行官Peter Schneidewind表示:“我們非常感謝長期合作的中國客戶對我們的信任。有了這些新的大筆訂單,太陽能行業部門將與半導體、玻璃和醫療技術部門一起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我們在國際上被公認為是技術的全球領導者,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上,我們在這一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盡管沒有跡象表明備受期待的中國太陽能需求出現下半年明顯增長,但海外訂單繼續促使中國大型太陽能制造商擴大規模。最近生產商東方日升報告其今年前九個月的凈利潤達到了7.83億元人民幣(1億歐元),營業收入為97.7億元人民幣。
這些都是Meyer Burger和RENA可望而不可及的太陽能行業回報。
本文于2019年10月29日進行修改,以確認提到的亞洲客戶為中國企業。
原標題:德國供應商在三月內共接到10GW PERC電池生產線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