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020年光伏競價工作還未正式拉開帷幕,大唐、中廣核、華能等企業已經在為2020年的競價或者平價光伏項目做準備了。從不同渠道信息跟蹤到共計34個光伏電站項目、規模將近6.7GW的備案。 按照2019年的經驗,從國家能源局政策下發到公布競價名單,僅有一個月左右時間,2019年至少有1GW的項目因為準備不足錯過了參與競價。加上光伏電站前期手續耗費時間過長,包括電網接入、土地等,對于投資企業來說,未雨綢繆也更有利于后續工作的開展。

在光伏們統計的這34個項目中,投資商仍以大唐、華能、中廣核等央企為主,民營企業中2019年表現亮眼的陽光電源等也有相關項目備案。其中,規模排名前三的有:大唐900MW、中廣核870MW、華能820MW。此外,據光伏們了解,2020年國家電投集團層面目前確定的投產計劃是青海海南州近3GW的特高壓配套項目,并要求各省級公司根據地方配置積極爭取今年競價項目,其中內蒙古蒙東通遼已備案了200MW光伏電站項目。 另外,從項目備案選址分析,湖南、內蒙古、陜西、山西、山東、廣東等省份受到投資企業的青睞。目前,廣東、湖南、安徽備案的光伏項目均超過1GW,山東省備案的光伏項目達700MW。除湖南之外,其他幾個省份也是2019年的競價項目"熱土"。 根據日前內蒙古能源局關于2020年光伏競價優選方案的征求意見稿,光伏項目的新增消納空間約為1.4GW,并且明確優先支持土地綜合治理以及涉儲能的光伏電站項目。 從備案規模來看,企業更傾向規模大的項目,備案規模從90MW到500MW不等,但絕大多數項目的備案規模在100MW或以上。實際上,從2019年競價項目的落地情況也反映出,在競價以及平價的節奏下,投資商更青睞單體規模大的項目,以期通過規模效應達到降本的目的。 此外,光伏們了解到,在競價的電站收益測算下,單體規模小于等于20MW,光伏電站的運維成本可能會直接拉低項目的投資收益率測算。 根據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總工程師李娜介紹,2019年進入平價名單的一共是12個省市,包括廣東、陜西、廣西、黑龍江、河北、遼寧、江蘇、山西、山東、安徽、湖北、河南。前5名中,廣東、廣西為光照資源差、電價高的省份,陜西、黑龍江、河北屬于資源好、電價較高省份,這些省份基本上涵蓋了全國平價指標的61%。 據了解,在2020年光伏競價啟動之前,還將有一批光伏平價的申報。一方面,從2019年的并網情況來看,平價項目的建設情況不容樂觀,但平價項目的申報卻擠占了競價項目的消納空間,導致一些省份的平價申報并不積極。 但另一方面,此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對于平價項目的支持政策截止時間為2020年底,眾所周知,長期固定電價購售電合同(不少于20年)對于當前平價項目的投資收益率測算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成為了投資企業申報平價項目的動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