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熱起來是好事,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定要頭腦清醒,別過火。智慧能源產業是物聯網中的能源互聯網,智慧能源產業創新的過程就是能源互聯網的實現過程,它們之間是源與流的過程。"中國智慧能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忠敏在16日舉行的智慧能源產業技術創新齊魯論壇上表示。
王忠敏認為,"能源革命"及"碳排放量封頂"的實現,對我國目前的能源行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智慧能源是能源革命的具體措施,其根本是一種產業革命。而2015是能源互聯網元年。
"智慧能源必須要產業化,并在兩個領域做文章。即能源領域和智慧領域。"王忠敏解釋說,能源領域包括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傳統的能源生產,新能源開發,能源供應輸送使用,能源管理和節約應用,這些內容涉及到環境、能源安全和可持續性等等。智慧領域包括自動控制、總線管理、智能監控、數據庫、網絡傳輸和相關軟硬件開發和實際應用。
王忠敏表示,智慧能源包括技術進步和機制體制的改革創新。智慧能源產業創新將為大眾創業創新提供新的機會。但機制體制卻是中國發展智慧能源主要障礙。如果想真正意義上實現"智慧",就要全民參與,只有參與才能顯現出智慧來。然而目前的機制體制是實現這種互動和參與的阻礙。例如電,現在電是國家統一出售的,能不能打破原有的體制機制,讓人都能夠參與到買電賣電的行列中來,從而使能源交易變得更加方便、自由、智慧。
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徐志強則認為,智慧能源是在互聯互通的科技發展推動下,近幾年興起比較新的概念,智慧能源依托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實現能源互聯互通,并通過大數據、云計算技術處理分析,反饋的控制策略,實現能源系統優化運行,化地提升能源在開發利用生產消費全過程和各個環節的能源系統效率。
"智慧能源的理念是美好的,但是也需要做一些實實在在的落地工作。例如,需要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制定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需要整合產業鏈各端成熟技術,建設產業示范案例。"徐志強表示,智慧能源要從實際應用出發,提煉出具代表性的部分,形成標準,使這些標準能夠真正促進智慧能源產業發展。
徐志強認為,智慧能源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提高能效,圍繞這個目標的技術創新貫穿能源創生到消費的全部環節。目前,我國現有的制度還不能滿足智慧能源的這一需求,需要政府在此基礎上,加大對智慧能源的政策支持,促進智慧能源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塑料電表箱廠家在線:此資訊系轉載自在線合作媒體或互聯網其它網站,透明電表箱廠家武漢谷龍電氣在線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